本文转自:成都日报
打卡夜游锦江
乘着游船吃火锅 还能戴上眼镜玩穿越
游客戴VR眼镜体验穿越。
华灯初上,东门码头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夜游锦江的游船满载着游客启航,岸边夜茶馆与夜市灯火交错、人声鼎沸。与此同时,随着越来越多市民将运动纳入生活日常,夜幕下的运动场馆同样迎来人流高峰。
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,深化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,推进品牌、产业、场景、市场、体制机制融合创新,构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,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到2030年,以文润城、以商兴城、以旅塑城、以体营城的发展格局全面呈现,世界文化旅游名城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能级迈上新台阶。
如今,成都的文旅与体育消费并肩发力,共同点燃成都“越夜越精彩”的经济活力。
水陆联动 沉浸式感受锦江夜色
晚上8点,锦江畔的游船码头灯光璀璨,第一艘船准时发出。
船上大多是亲子家庭,也有不少外地游客。小朋友子轩戴着VR眼镜,兴奋地说“像穿越到古代啦”。也有游客静静欣赏两岸灯火,感受江风。特地来成都旅游的李先生告诉记者,“第一次来成都就被夜色惊艳,这趟旅程太值了,以后一定常来。”
“我们以‘游船+’为核心,打造了火锅船、MR数字游船、茶坊船等主题项目,满足不同客群需求。”夜游锦江营销负责人杨苛介绍,其中融合川味美食的火锅船和复原历史场景的MR数字游船最受欢迎,暑期日均接待量较平日增长6%。
夜幕降临,漫步江边,更多经济业态在成都活跃起来。夜间的老茶馆人声鼎沸,游客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江景。沿岸消费场景十分丰富,十二月市市集上,非遗手作、文创产品琳琅满目,引得游客驻足。汉服妆造店客人排队等着做妆造。
戏游锦江妆造师袁媛一边给客人戴发簪一边告诉记者:“我们傍晚6点开门,客人陆续来做造型,7点左右坐船夜游,9点前后回来补妆拍夜景。成都的夜色太出片,大家都想留下独一无二的夜景大片,我们有时候忙到接近零点才收工。”
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,夜游锦江全线接待游客200万人次,实现收入1980万元(含游船及岸上商业)。随着世运会临近,串联春熙路、兰桂坊、安顺廊桥等地标的夜游锦江观光巴士也成了新宠,水陆联动的模式不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成都夜色,更激活了全域消费链。
夜间场馆不打烊 运动+消费丝滑衔接
当锦江两岸的灯火渐次璀璨,城市另一端的运动场馆也进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。晚上7点,位于成华区的一家羽毛球馆,12片场地全部满员,场边还有三组市民在等候。
“暑期以来,晚上7点到10点是高峰,场地要提前三天才能订到。”球馆负责人介绍,夜间客流占比超60%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,“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学球,上班族下班后也爱组团来‘出汗’,我们最近还新增了‘夜场畅打套餐’,很受年轻人欢迎。”正在休息区喝水的市民张先生笑着补充:“白天上班没时间,晚上约上同事打场球,既能解压又能锻炼,人均几十块钱,比聚餐划算多了。”
不远处的恒温游泳馆内,同样人气爆棚。浅水区里,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憋气,深水区的泳道上,爱好者们劈波斩浪。“晚上8点到9点半是亲子时段,每天能接待近200人。”救生员陈杰指着墙上的预约表说,暑期推出的“家庭夜场卡”已经卖出了300多张,“很多家长说,这比让孩子在家玩手机强多了,还能培养兴趣。”
在更具时尚感的壁球馆内,年轻人正挥拍激战。“壁球节奏快、趣味性强,很受白领和大学生喜欢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夜间场次的预订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,周末甚至要排到晚上11点,“我们和周边健身房、轻食店合作推出了‘运动+消费’套餐,客人打完球去吃点健康餐,带动了彼此的生意。”
这个夏天,从亲子运动到成人社交,成都夜间体育正以多元化的场景,成为激活城市消费的新引擎,也让“以体营城”的理念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柳 吴茜
摄影 曾书睿
启泰网-启泰网官网-武汉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专业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