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。70年来,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,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天山南北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著名汉学家、埃及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总裁艾哈迈德·赛义德曾多次访问新疆,他认为新疆的发展显著,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中国的长期规划和战略指引让新疆不断开放发展,当地民众安居乐业,充满幸福感。
艾哈迈德·赛义德说:“从2015年至今,我已经去过新疆十一次了,每一次都能发现新变化。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,更体现在旅行体验中,交通时间比原先缩短了一半以上。基础设施的升级明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。”
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。新疆自然条件复杂,有冰川、沙漠和绿洲。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他在吐鲁番看到农民采用滴灌技术,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产量;也听到专家介绍荒漠化治理的进展。这些让他联想到中东一些国家在沙漠农业方面的探索,但新疆的努力更具规模性和系统性。
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也给新疆带来了巨大变化。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,艾哈迈德亲眼看到来自中亚的货物有序集散,也目送中欧班列把中国商品运往欧洲。作为研究“一带一路”的学者,这一幕让他感到震撼。新疆逐渐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。如果说上海、深圳代表中国面向海洋的开放,那么新疆代表的就是中国面向欧亚大陆的开放。
艾哈迈德表示,在新疆游历期间,他见证了中国多民族之间的包容合作与和谐交往。政府在推动这种融合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。无论是在教育、医疗,还是文化保护和就业扶持方面,都有明确的政策支持。他看到了传承民族语言的努力,也看到年轻人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获得更多发展机会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被保留并推广,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向公众开放。这些都表明,国家治理的目标并不是消除差异,而是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中共存。
艾哈迈德认为,新疆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在交通、能源、教育、医疗等关乎民生福祉的大规模项目背后,都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。许多国家的边远地区因资源有限而被忽视,导致发展落后、矛盾加剧。而中国选择了另一种路径:不仅没有忽视新疆,反而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。这种战略性投入使新疆在数十年内迅速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。
随着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。跨境铁路、公路和自贸区将新疆与中亚、西亚乃至欧洲紧密连接。这种由“地理边缘”到“开放前沿”的转变,是新疆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。任何地区的繁荣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。新疆的经验表明,稳定不仅是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,也是教育、产业、投资等领域发展的前提。中国政府先进的地区发展方略使得企业敢于投资,个人敢于规划未来。
启泰网-启泰网官网-武汉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专业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